專傢談深圳高教:希望看到本土生長出優質高校

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多年來頻繁往返於港深兩地。作為一名對大學精神有著深入理解,並熟悉中西方高等教育體系的社會學傢,他不僅參與過南方科技大學的創辦,而且與國內幾所大學在深圳的研究生院也多有往來。

資料圖:畢業生合影中

在丁學良所著的《什麼是世界一流大學?》一書中,他將自己界定為“在中國土地上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傳教士”。他認為,大學的精神氣質根植於不斷創新知識的沖動,一流大學應該成為思想的聚寶盆,以及整個社會的知識創新中樞。

丁學良1992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,有十餘年“遊學世界看中國”的經歷。進入21世紀後,他在環太平洋地區從事比中古設備買賣較現代化方面的研究,研究領域包括轉型社會、比較發展、全球化和大學制度。

作為一名高等教育的研究者與實踐者,丁學良對近年來深圳的大學發展計劃洞若觀火。

中國新聞周刊:根據你的觀察,深圳為什麼要大力發展高等教育?

丁學良:據我瞭解,深圳積極辦大學已經有好多年瞭。2000年以後,他們引進瞭北大、清華與哈工大,創建瞭三所大學的研究生院。後來又創辦瞭南方科技大學,最近好像又有一系列動作。深圳這麼重視發展高等教育,確實是有內在原因的。

資料圖:高校畢業生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

2005~2008年,我曾參與過一個國際性項目,研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流動與一個地方新興產業之間的關系,我負責此項目與中國大陸有關的部分。當時我就發現,中國大陸的經濟中心與吸引人才之間是一個正相關的關系。當時我就看到,在中國吸引人才最多的幾個經濟中心裡,深圳是最突出的案例。這是因為,跟北京、上海擁有大量名牌大學不一樣,深圳本地並沒有優秀的高等院校,因而它更倚賴於通過吸引外來高端人才來發展自己。

我一直說,深圳是全世界有文字記載以來的幾千年裡,在最短時間裡吸納瞭最大移民群體的城市,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。舉例說,紐約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,但是它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瞭。對於深圳這樣一個城市來說,它現在最欠缺的,也許就是好的大學,這個缺口太大瞭,缺的不是一點點。

在發達經濟體裡,一般每100萬~120萬人口就有一所高校。深圳也許還算不上最發達的經濟體,但已經接近這個水平,那麼至少每200萬人口也應該擁有一所高校。深圳現在人口已經超過2000萬瞭,至少該有十來所高校才對,不管這些高校的規模有多大、層次有多高、是綜合性大學還是專業技術學院。

然而,要在很短時間內辦這麼多高校不大可能。深圳要想在短時間內彌補這一缺陷,引進名牌大學辦分校區是一個不錯的辦法。這些名牌大學有歷史積淀,有辦學經驗,能彌補深圳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不足。

不過,引進大學辦分校區不可能作為深圳發展高等教育的全盤替代方案。你難以想象,北大、清華最好的教師會放棄北京的條件跑到深圳來。確實,美國最好的大學,絕大部分都不是在中心城市。但是中國的地域差別太大瞭,再加上體制原因,導致北京集中的資源最多,其中包括最好的大學也都集中在北京。全國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很難吸引北大、清華最好的老師和研究生過來。台中收購餐飲設備因此,北大、清華的分校區是沒辦法與校本部相比的。

時間越久,這一點我們就看得越清楚。現在是哈工大深圳校區辦得最好。哈爾濱曾經是個瞭不起的地方,但現在整個東北經濟都趕不上東南沿海地區,所以那邊最好的老師可能會願意到深圳來。

中國新聞周刊:最近有一個新的趨勢是,深圳還引進瞭很多國外的大學,與國內大學合作,在深圳辦校區、辦學院,你對此怎麼看?

丁學良:在改革開放初期,中國的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,中國人的收入也比較低,所以對於那時的中國人來說,最好的產品就是“中外合資”的。現在辦大學,道理也是類似的。因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市場還不夠開放,辦大學有很多限制條件,因此,中外合作辦學是一個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辦法。

深圳不缺錢,也不缺人,缺的是比北京、上海更加優越的有利於辦大學的體制環境。深圳當年從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,成為今天的全國一線大都市,靠的是特區的政策與制度保障。如今,深圳能不能在高教領域也創造出一個特區來?讓本土的辦學資源都釋放出來,以盡快的速度發展高等教育。

另外,高教事業是一個花園,好的花園裡什麼都應該有,要有綜合性大學、職業技術學院、藝術學校等等。深圳應當先把本地現有的學校盡量辦好。假如本地的學校都辦不好,就更不能夠指望外地的大學來“開分店”,因為它們不可能把本部最核心、最好的東西搬過來。

大學的異地辦學,跟開“分廠”“分店”是不一樣的。一個汽車制造廠,從投資建設到生產,三五年就可以完成,生產出來的汽車質量跟總部的可能沒有多大區別。但是,辦一所大學的“分店”要復雜得多,大學的“分店”能否與“總店”的水準保持一致,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。我最希望看到的,還是深圳本土生長出好學校。

美國的紐約市立大學、加州大學系統是美國公立大學的樣板。在這方面,深圳可以參照它們。比如,深圳大學是市立大學,可能在本科生的入學標準上不能提得太高,但可以把少數學科辦得非常優秀,同時辦好研究生院,而不要太大、太濫。

中國新聞周刊:你所說的“深圳要提供一個更有利於辦大學的體制環境”,其具體內涵是什麼?

丁學良:這其中包含很多內容,最重要的有兩條:一是對大學校長、院長台中二手冰櫃收購的任命能否通過公開招聘,而不是靠行政任命?二是大學在人事與財務方面能否擁有更多的自主權?如果深圳能夠真正做到這兩點,那就可以看作擁有比其他地方更好的辦大學的環境。

當然,要打造高教特區,這個主動權可能更多地不掌握在深圳市政府手裡,但深圳可以跟中央政府去爭取。深圳市有充分的理由去做這件事。深圳現在提出要成為中國的創新中心,而創新就離不開高等教育的發展。如果深圳能夠為創新提供一個有法律與制度保障的環境,那麼深圳就會毫無疑問地成為全國的創新中心。對於辦大學,道理也是一樣的。

中國新聞周刊:“深圳速度”一直是深圳的標簽,深圳人似乎在辦大學的問題上也追求速度。深圳市有一份發展高等教育的指導文件,提出瞭很多具體目標,比如到2025年,要有20所高校,有3~5所要進入全國排名前50名,進入世界ESI排名前1%的學科達到15個以上,等等。對此,你有何評價?




丁學良:主要還是因為差距太明顯,所以深圳人確實很著急。北京、上海的一些大學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積累。深圳的緊迫感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要清楚地認識到,要把制度性環境做好,才能使各種類型的高校都有機會得到發展。嘗試多瞭,自然會有成功的路徑。

至於官方文件中制定的那些目標,我並不看好。多少年來,中國在硬件方面、數量方面做得都很好、很快,但是在軟件上、品質上,遠遠不如在數量上做得好。深圳對高等教育制定的這些指標,也不會超出這個普遍規律,除非它創造出一個有利於辦大學的更好的制度環境。

聲明:刊用《中國新聞周刊》稿件務經書面授權



本文來源:中國新聞周刊

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ko026e4c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